•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间
  • 百度
发现
  • 发现
搜索
首页 >> 资讯 >>新闻 >> 王巨龙:现代雕塑,需要摆脱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
详细内容

王巨龙:现代雕塑,需要摆脱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

时间:2019-04-03     作者:cicyL【原创】   阅读

创作一定要规定一种形式吗?

作品一定要顺从形态规则吗?

答案当然是


雕塑语言的不断丰富,从表面到本质,创作手法也开始变化着。没有人止步不前,王巨龙一直探索着雕塑的新形式,利用新的手法去表达创作精神,追求表现更深的内涵。他的创作,带有深深社会精神力,在不断的突破自身去表现更深的内涵。利用3D打印技术,让用软件创作的雕塑,实现了虚拟到实体的转变。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455.jpg

  青年雕塑家、数字雕塑家 —— 王巨龙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并获得硕士学位,是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的客座教授,代表作品有《精灵》系列、《手语》系列、《嬗变》系列、《等待》系列等。

我的创作是一个对雕塑语言不断探索的过程。从研一时创作的《瓷娃》系列,到研二的《手语》系列《精灵》系列,再到研三时进行的具有研究性的纯计算机抽象语言的《嬗变》系列。这种探索不仅仅体现在对于新手法的尝试,也体现在作品的内涵上从探索表面现象到追求普遍本质的过程中。 

—— 王巨龙


- 王巨龙雕塑作品记实 -

2019系列

▲《变形记》系列  木雕  彩绘


2018系列

《嬗变》系列的创作理念与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密不可分。我将世界看做一个完整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一小部分是我们可以感知的世界,还有更多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的世界。我们对世界已有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的生命阶段也在不断变化一样,充满过程感,正是这些不同的过程赋予了世间万物多样性。这些关键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走进《嬗变》的灵魂深处。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我开始尝试在虚拟的雕塑世界中寻找未知世界。以《嬗变》为例,它的塑造的过程被作为一种形态呈现,经过各种计算机指令,将形体复制、抻拉、参数化或变形,这使得使形态得到了更为抽象化的表达,变化的基点是一个设计好的起点,而变化过程则是不受控的,等变化完成时,作品蔚然成形。我把这个随机变化的过程看作是新生事物的变化过程,每一个新生事物往往都是被设定好的,但它的成长却是不受控的,一旦成型,便获得了属于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性质,正是这种独一无二性让事物成为了永恒的存在,我的作品正是这种永恒性的物化。

“高纯度”的计算机抽象造型语言是传统雕塑难以做到的。相对于“以深度造型”为主导的传统雕塑,与之完全不同的“纯粹形式”成为了我本阶段的研究方向,我的作品剥离了普遍事物的具体形式,同时,对于作品的思考也由一些纷纷复杂的表面现象深入到对普遍规律的追求,因此这使得“理性思维”成为了我作品中至关重要的组成元素,同时,我所追求与思考的也是这种“理性”的物化表现,再加上计算机语言的描述,可以使艺术语言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嬗变》因此而诞生。

—— 王巨龙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11.jpg

嬗变系列《绽裂》

光敏树脂  不锈钢  665*305*202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14.jpg

嬗变系列《振翅》

光敏树脂  不锈钢  375*280*380mm

2018年,嬗变系列的《振翅》、《绽裂》被中国3D打印博物馆收藏。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16.jpg

嬗变系列《惊鸿》

光敏树脂  不锈钢  543*570*386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18.jpg

嬗变系列《聚变》

光敏树脂  不锈钢  495*210*232mm

嬗变系列  数字雕塑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25.jpg

星座系列  白羊座

青铜  45*30*36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28.jpg

星座系列  金牛座

青铜  34*20*20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30.jpg

星座系列  巨蟹座

青铜  35*30*26mm


2017系列

在《瓷娃》系列中,我对“萌”与“恶”这矛盾的两面进行相结合的尝试,略带趣味的展现成人世界的孤独与悲凉。我用泥土塑造了一些“成人化”的儿童形象,雕塑在颜色上相对艳俗,与孩子天使般的印象相矛盾,略带娱乐和讽刺的双重意味,表达了我对当下社会发展成熟背后“催熟”现象的一种“怀疑”。这种“怀疑”延续到了接下来的《手语》系列。

我依然选择孩子为表现对象,将成人的“手”伸向孩子,这“手”看似是一种爱的呵护却更是一种束缚,每个孩子都在为成长的外表下被赋予太多的无形压力,在“成人化”的背后,那个没有长大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精灵》系列中,它们是孩子的守护灵,每个动物都像是“从天入梦”的,这些敏感的、聪慧的、似乎洞察一切的精灵似乎是不属于凡尘的,它们看似孤独,却有着各自的快乐,或微笑、或大笑、或狂笑,笑看这平凡的世界中的点点滴滴,也许这是解决“成人化”问题的一种答案“自己”。的制作方法有别于《瓷娃》系列,我尝试用软件进行雕塑的塑造而非泥土,达到预期效果后,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了雕塑从虚拟到实体的转化,在完成作品的效率和质量上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为接下来的纯计算机语言抽象创作《嬗变》系列进行了铺垫。

 —— 王巨龙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33.jpg

手语系列  梦游妞

青铜  30*20*20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36.jpg

手语系列  小太阳

青铜  38*28*26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39.jpg

数字雕塑版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41.jpg

手语系列  小爆君

树脂  55*36*36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44.jpg

数字雕塑版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46.jpg

手语系列  小爆妞

树脂  32*20*20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48.jpg

数字雕塑版

2017年,手语系列的《小太阳 》被宇达集团收藏。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50.jpg

精灵系列  羊洋得意

树脂  33*21*18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53.jpg

数字雕塑版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55.jpg

精灵系列  风尘一鹿

树脂  40*30*30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558.jpg

数字雕塑版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6015.jpg


精灵系列  龙虎生威

青铜  38*40*40mm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603.jpg

数字雕塑版


2016系列

等待系列《等待春风的消息》  树脂

微信图片_20190322094622.jpg

等待系列《等待春风的消息》  青铜

2017年《等待春风的消息》在来自星星的你慈善艺术拍卖中被收藏并获得社会贡献奖


...

怎么样,作品才能永恒?

有灵魂


王巨龙的创作一直打破常态,努力呈现着双面精神力,表现着他看到的、他想到的东西。或者说,是这个社会的常态。

这样的创作,正赋予了作品更强的生命力。



个人参展以及收藏获奖记录

· 参加展览 ·

2018年,独角兽艺博会 —— 天津

2018年,宝龙艺术中心艺术市集 —— 杭州

2018年,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 —— 沈阳

2017年,西安数字雕塑展 —— 西安

2017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作品双年展(合作) —— 上海

2017年,“记忆与当代”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合作) —— 威尼斯

2017年,“乡村密码”公共艺术创作营 —— 西安

2017年,明成玖伍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 沈阳

2016年,中国姿态雕塑展(合作) —— 济南

2016年,天形意动动态雕塑展(合作) —— 北京

2015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 —— 大同

2013年,对角线雕塑创造奖 —— 沈阳

 

 

· 收藏以及获奖 ·

嬗变系列的《振翅》、《绽裂》被中国3D打印博物馆收藏 —— 2018年

《等待春风的消息》在来自星星的你慈善艺术拍卖中被收藏并获得社会贡献奖 —— 2017年

《手语》被小太阳宇达集团收藏 —— 2017年

精灵系列已被私人收藏 —— 2017年

瓷娃娃娃娃系列雕塑被金石小镇收藏 —— 2016年

《再见妈妈》被金丝猴私人收藏 —— 2015年

 

“使用计算机就像在是在用一种工具,一个顺手的好工具,来完成我想要做的东西。”我努力在数字工具和手工劳作之间寻求平衡点,无论是绘画、泥塑还是先进的电脑成型系统,均在我的创作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希望我的作品形式必须看起来像是摆脱了有意规则的一切强制,将想象力雕琢为超越自然的形态,赋予普通的物质蓬勃的生命力,将思想物化成为永恒的艺术作品。

 —— 王巨龙

 

在当下的生活,现代的社会,创作的过程和形式能够脱离原有规则,表达自己的状态思想,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拥有者十分大的精神力。王巨龙,在创作中不断地去摆脱现有的强制形态,将想象力变成作品的灵魂。

透过他的创作,我们能看到他表达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想表达的想法。


ETART

新鲜的媒体艺术

打开新时代的艺术传播

ETART 新艺术.jpg






seo seo